将水运用在室外空间中,为钢铁水泥组成的城市赋予自然的灵性。现代建筑空间为水体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,通过水体与建筑和景观各种要素的组合,能使静止的空间变成流动的,隔绝变成连续,封闭变成渗透。水体富有流动、轻灵、形态多变等特性,使得水体的空间构成手法也同样走向多样化。
(1)设立
物体设立在空间中,指明空间中某一场所,从而限定其周围的局部空间,将空间限定的这种形式称为设立设立是空间限定最简单的形式,设立所形成的空间是意向性的,而且空间的边界不确定,设立仅是心理的设定,它不可能划分出某一部分具体肯定的空间,提供明确的形状和度量,而是靠实体形态的力、能、势获得对空间的占有,对周围空间产生一种聚合力。
(2)围合
就建筑而言,"空间的本质就是围合",围合也是水体与建筑垂直构成要素共同组合空间的手法之一,它比设立有更强的空间分隔感。围合有和多种方式,如L型围合、U型围合及口子型围合。
L型围合:在这种围合方式中由于景观要素的隔离,水面与外部环境半合半分,L型围合的水面因此是半开放半封闭的,其空间概念比较灵活,往往能形成比较开放又具有一定场所限制感的水空间;U型围合空间既具有朝向内部水体的内向性,又具有外向性,又具有外向性。水体与景观的U型围合空间比L型围合空间更具围合感,但是这种围合不意味着封闭而是互为渗透,使得空间既限定又生动;口子型围合:在庭院中结合水体的设计是水体与景观空间组合的常用手法。在景观中这种围合成为视觉和空间的重点,对空间氛围的氛围的渲染,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(3)分隔
分隔的手法与围合不同,围合是以建筑要素围合水体,而分隔反之,是以水体来包围建筑形体。水体通过对建筑形体局部或整体的分隔,自然而然形成了建筑空间与外部环境空间,水体分隔的手法一般运用于建筑入口或者建筑外围的其他部分,将建筑形体或空间分离开来,但是这种分离方式和墙体的隔离不同,它更具有连续性,分隔更加自然,空间也更开放。
(4)穿插
体与构成要素组合的重要手法之一,多于建筑相结合。它包括水平穿插和垂直穿插两种。水平穿插是水面与建筑构成水平要素楼板、屋面等构成的穿插手法,垂直穿插由水面与墙体、柱等要素共同构成,在景观设计中,两者常常结合运用。
水体是使室外空间更为活跃的重要媒介,围合、穿插、分隔、设立这些手法在室内外设计中往往不是独立运用的,而是综合几种手法共同运用的,已达到丰富灵活空间的效果。